十余年专注液流电池测试整体解决方案
客户已累计400+家 论文已发表280+篇
产品销售量600+套 已出口国家10+个
提供液流电池材料/单电池夹具/定制电堆/测试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
适用:全钒/混酸、铁铬、锌铁、钒铁、全铁、硫铁、锌溴、锌镍、锌碘、有机水系/非水系等各种液流体系
服务热线:15623629574(微信同号)
欲加入液流电池技术交流群(超1400人,汇聚国内主流高校企业科研人员),请添加微信号:15623629574
论文奖励活动(长期有效):凡使用我司设备发表论文,且在正文标注我司名称,可获得500元~5000元不等现金奖励
此法工艺简单,无杂质离子引入,并且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,应为以后发展的趋势。但是此法使用的原料为高纯V2O5,由于原料不易溶解,且会沉淀,需要不停搅拌,反应速率慢,对设备要求高。
电解法原理:采用有隔膜分割的电解池。在电解池负极区加入高价钒化合物(V2O5或偏钒酸盐)和H2SO4溶液,正极区则加入与负极区浓度相同的H2SO4溶液,高价钒化合物与负极接触后被还原,同时还原产生的V(II)和V(III)也可将高价钒化合物还原而溶解,在电解池正、负极半电池发生的反应分别如下:
正极:H2O→ O2 + H+ + e-
负极:a、V(V) + 3e-→V(Ⅱ)
b、V(V) + 2e-→V(Ⅲ)
c、V(V) + e-→V(Ⅳ)
d、V(Ⅱ)+ V(Ⅳ) → 2V(Ⅲ)
2V(II) + V2O5 + 10H+ →2V(III) + 2V(IV)十5H2O
V(III) + V2O5 →V(IV)
相比于化学还原法,电解法的实验操作更加简单,适合于大规模操作,利于钒电池的实际应用。而且电解法可以获得最高钒浓度达2 mol/L的电解液,从而有效地提高钒电池能量密度。因此,电解法作为一种制备高钒浓度电解液的途径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。
举例:
电解液中钒离子有限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制约了其发展。尤其是高温下(>40℃)V(V)易沉淀,低温下(<10℃)V(II)、V(1lI),V(IV)易沉淀,反应速度与温度、钒离子与硫酸的浓度以及电解质的充放电状态都影响了沉淀的程度。
目前,在钒电池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添加剂已经成为一种有效提高V(V)浓度的手段。添加剂主要起到两个作用:1)可以附着在沉淀表面,这些具有相同电性的添加剂阻止沉淀进一步生成,减小它们形成更大沉淀的倾向。2)添加剂会和电解液中的离子形成配位作用,起到稳定溶液中离子的效果。现如今,常见的添加剂可以分为无机添加剂、有机添加剂两类。
钒电解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(CTAB)同样改善了V(V)热稳定性。
此外,L-谷氨酸对于钒电解液的热稳定性也起到提高作用。